SweetRing Blog

你該找的不是對的人,而是錯的時刻

你還在找「對的人」嗎?醒醒吧,該是換新方法的時候了!有好長一段時間,人際吸引心理學(interpersonal attraction)的研究都在探討,我們為何會被別人吸引,以及我們適合怎麼樣的人[1]。例如,心理學家發現我們通常會受這些人吸引:
 

  1. 個性跟自己相似、或互補的:這不是跟沒講一樣嗎,兩種都讓你講了[2]!
  2. 近水樓台先得月:我們會對熟悉度高[3]、常常出現在身邊的人有好感。不過前提是你第一次出現不可以是一隻蒼蠅,不然到最後就會變成『蒼蠅王』。
  3. 外貌吸引力[4, 5]:俗話說人正真好人醜性騷擾,不過大家常常忽略了,除了臉之外,身高、年齡和身材等等也是我們考量的因素之一[6-8]

為什麼你老是愛錯

前陣子看到《SweetRing》發表一份交友調查,內容提到女性在選擇對象時,將『臉書好友數』列入評分條件,並認為好友數在300~500位的男性,最讓人感受到安全感。事實上,「臉書好友數比較少」,並不等同於「安全感較高」,一研究表示,平均的臉書好友數是150人[9](雖然不同的人、年齡可能這個數字會有所不同,也有一些研究樣本發現平均大約是400人),比較合理的推論是:大腦可以處理的好友數量大約是150人——而對方的臉書好友數比較少,並不代表他比較有安全感。

可是,我們真的會按自己的擇偶標準選擇對象嗎?

雖然我們會受到這些對象吸引,不表示這些對象真的適合我們。研究發現,就算我們列出了一系列的擇偶條件,真正選擇伴侶的時候,往往並不會按照那些條件「理性的選擇」[10]——因為過去的經驗、成長的過程、還有原生家庭的傷,都會在潛意識裡面默默的影響你的選擇。例如:

  • 小時候父母離異的女孩,長大後婚姻和感情也可能會多舛[11]
  • 總是沒有得到父親關愛孩子,長大之後也可能找一個父親的替代品[12]
  • 被前女友拋棄之後,不知不覺地想找一個和她類似的人。這是「移情」(transference)的一種,也就是一個「愛情轉移」的概念,他可能會透過「征服」新對象,來證明自己可以修正過往的錯誤[13, 14]。

換句話說,一直以來你選擇伴侶的方式都錯了,並不是要列出一些條件,然後拿著那張紙去找對象,而是要回首過去的關係,看看究竟是什麼讓自己一直愛錯(或是一直沒有機會發展一段穩定的關係)?抓到感情裡面的「錯」

那要怎麼做呢?具體來說,下面兩個方法可以協助你「de bug」:

1.回首過去
如果你過去曾經有一些交往經驗,可以回去想想那些感情都是如何結束的。例如,如果你前一段感情是因為「對方太黏」才分開,那麼你可以問自己兩個系列的問題:

  • 是什麼讓自己找一個很黏的人當伴侶?會不會有一部分的自己,其實是很需要別人依賴的?
  • 當對方很黏的時候,你內心深處的感覺是什麼?是怕自己的自由被限制、還是被控制?你做了什麼反應?你的反應有效嗎?

好啦,我知道你可能會覺得很煩,不過就像de bug 一樣,路途本來就漫長,但當你終於抓到這隻「鬼」,或許就能夠終結一直以來的錯誤迴圈。

「不要跟我說這些,我打從娘胎就魯到現在!」一個朋友說。

倘若你都沒有戀愛經驗,你可以去思考過去的暗戀或是單戀曖昧的經驗,都怎麼失敗的[15]

2.時間停止器
倘若你現在有伴侶,但開始猶豫是否要繼續和他交往下去、或者想認識更多的人(我想這或許也是為什麼你會點到這個網站的原因之一),那麼我會建議在當前的關係當中,去留意那些讓你覺得「卡卡」的時刻。例如:

  • 對方說一些話會讓你覺得很煩
  • 他不理你,會讓你覺得不安

那麼,這時候的你要做的並不是去找下一個人,而是辨識這些不舒服的時刻,並且看看是「什麼」讓你覺得不舒服——通常,你都會很驚訝的發現,這些「卡卡」都和你過往的一些經驗有關。換句話說,真正讓你生氣的並不是眼前的這個人,而是過往那些重要的關係(父母、舊情人)在你心中留下的傷痕。

有一天你會發現,過往那些你以為自己愛錯的人,往往也滿足了一些「你沒有發現的需求」;那些你很討厭的對方身上的特質,有些時候是你內在一部分自己的投射[16]。當你終於看見所有選擇都是有意義的,也更有機會找到,真正適合你的人。

延伸閱讀

  1. 程威銓, 在怦然之後:關於愛情的十六堂課(增新版). 2014, 台灣: 大真文化.
  2. Morry, M.M., M. Kito, and L. Ortiz, The attraction-similarity model and dating couples: Projection, perceived similarity, and psychological benefits. Personal Relationships, 2011. 18(1): p. 125-143.
  3. Luo, S. and G. Zhang, What Leads to Romantic Attraction: Similarity, Reciprocity, Security, or Beauty? Evidence From a Speed-Dating Study. Journal of Personality, 2009. 77(4): p. 933-964.
  4. Swami, V., et al., More Than Just Skin Deep? Personality Information Influences Men's Ratings of the Attractiveness of Women's Body Sizes.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, 2010. 150(6): p. 628-647.
  5. Diener, E., B. Wolsic, and F. Fujita,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and subjective well-being.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, 1995. 69(1): p. 120-129.
  6. 張榮富 and 唐玉蟬, 個人結婚年齡與配偶年齡差距的關係. 教育與社會研究, 2009(19): p. 111-132.
  7. 黃宜慧, 理想伴侶特質與戀愛滿意度:演化論觀點之檢驗, in 社會心理學系. 2010, 世新大學 台北.
  8. 張榮富, 年齡對擇偶年齡與身高偏好門檻的影響. 中華心理學刊, 2006. 48(3): p. 275-289.
  9. 研究連結:https://goo.gl/pqNnG5
  10. Dijkstra, P. and D.P.H. Barelds, Do People Know What They Want: A Similar or Complementary Partner? Evolutionary Psychology, 2008. 6(4): p. 595-602.
  11. Mustonen, U., et al., Long-term impact of parental divorce on intimate relationship quality in adulthood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psychosocial resources.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, 2011. 25(4): p. 615.
  12. W∞, D., DEBBY W∞的戀愛自癒手冊. 2016, 台灣: 大塊文化.
  13. Andersen, S.M. and E. Przybylinski, Experiments on transference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: 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. Psychotherapy, 2012. 49(3): p. 370.
  14. Andersen, S.M. and M.S. Berk, The social-cognitive model of transference: Experiencing past relationships in the present.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, 1998: p. 109-115.
  15. 失戀花園, 形象改造向前走 -海苔熊X瑪那熊, in 【關係結束】從相遇到分離:愛與告別的六個心理學練習. 2017, 失戀花園(inbound.tw): 台灣.
  16. Joyce, P. and C. Sills, 完形諮商與心理治療技術. 2010, 台灣: 心理出版社.